20250320-百鸟朝凤
- 【闲谈】
- 2025-03-24 19:34 周一
- 1621字
背景
- 唢呐表演,是民间丧葬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表演。这些唢呐匠人有一套严格细分的传承体系。
- 有一曲子:《百鸟朝凤》,是唢呐表演里面的最高规格的丧曲,表达了对逝者最崇高的敬意。
- 对于唢呐匠人来讲,此曲难度也是最大的。一般一个唢呐班只有班主才会这项技艺。
- 最重要的是,班主有权选择是否在葬礼上吹奏这首曲子。
- 这代表着,唢呐班主间接决定了,逝者的德行是否够得上这样的尊敬。
焦三爷
- 无双镇唢呐班主 焦三爷 ,是 百鸟朝凤 这首至高丧曲的唯一传承者。
- 焦三爷认为《百鸟朝凤》是“道德之曲”,唯有“忠、孝、仁、义”俱全者才配享用。
- 在电影中有两次葬礼的逝者家属,都要求唢呐班为逝者吹奏《百鸟朝凤》。
- 在一个葬礼上,他拒绝吹奏《百鸟朝凤》;
- 在另一个葬礼上,即使在生命垂危时,他仍坚持吹奏《百鸟朝凤》,以致咳血,染红唢呐。
拒绝吹奏的葬礼
- 逝者——窦村长
- 窦村长是村中曾经的掌权者,表面上德高望重,但实际德行有亏。
- 他在任期间利用职权谋取私利,甚至可能涉及欺压乡邻、违背道义的行为。
- 他生前虽为村庄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(如修路、建学校),但这些功绩背后暗藏私心,例如借公共工程敛财或巩固家族势力。
- 村民们对其评价两极:部分人因表面功绩感念他,但更多人深知他虚伪贪婪的本性。
咳血坚持的葬礼
- 逝者——火庄村长
- 火庄村长是一位真正德高望重的老人。
- 他一生清廉正直,为村民无私奉献;
- 带领村民抗洪:在洪水灾害中,他身先士卒,甚至因救灾延误了救治自己病重的儿子,导致儿子去世。
- 坚守道德原则:拒绝利用职权为家族谋利,始终将村民利益置于个人之上。
- 尽管焦三爷已身患绝症(肺癌晚期),仍坚持为火庄村长吹奏《百鸟朝凤》。他强撑病体完成演奏,过程中多次咳血,鲜血染红唢呐,仍以最后的气力完成这首“道德绝唱”。
唢呐匠人的传承
游天鸣
- 1980年代,少年游天鸣被父亲强行带到无双镇唢呐班主焦三爷门下拜师。
- 但是,天鸣天性憨厚木讷,同时又 天赋不足 ,但他坚韧重情。凭借毅力和德行打动师父,成为了焦三爷的大徒弟。
- 焦三爷最终,将象征班主地位的“金唢呐”传予天鸣,嘱托他“唢呐离口不离手”。
蓝玉
- 焦三爷的二徒弟,聪明机灵、天赋过人,但心性浮躁,缺乏对唢呐的敬畏。
- 因一次火灾事故中的表现,被逐出师门,同时又遭遇父亲生病去世,掏干家底,后不得不转行务工。
- 蓝玉因在雇主家火灾中只顾抢救自己的唢呐(而非师父的珍藏乐器)被逐出师门;
- (PS:我没感觉到蓝玉的做法有什么大问题,焦三爷的行为是不是过于武断了呢?)
焦师娘
- 焦三爷的妻子,温柔隐忍,默默支持丈夫的执念,常以“唢呐离口不离手”提醒徒弟勤勉。
- 她是师徒关系的调和者,也是传统家庭中女性坚韧品格的缩影。
游天鸣父亲
- 虚荣而固执的农民,将自己未竟的理想强加于儿子,推动天鸣拜师学艺。
- 后遇到唢呐匠没落,又鼓动儿子转行。
- 既没主见,又怨天尤人的典型。
师兄们
- 焦家班成员,因时代变迁逐渐放弃唢呐,转行打工或务农。
- 哪里找活路,就跑到哪里去找。然而,哪里又有活路呢?
- 真是应了那句: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,我们都不过其中的一粒沙。
时代冲击:唢呐匠人的落寞
- 1990年代市场经济冲击乡村,传统唢呐匠人地位一落千丈。
- 婚丧仪式上,西洋乐队和性感歌舞取代唢呐班,村民嘲讽“唢呐匠不如乞丐”。
- 天鸣的师兄们纷纷放弃唢呐,进城务工。焦三爷为捍卫尊严,带病坚持演奏,以命续绝学。
- 天鸣试图重组唢呐班,却连“四台”(四人合奏)都凑不齐,甚至被雇主拖欠工钱。
一个人的坚守
- 焦三爷罹患肺癌晚期,临终前变卖家中黄牛为天鸣购置新乐器,嘶吼“我死了,给我吹四台就行!但《百鸟朝凤》不能绝!”
- 焦三爷去世后,天鸣独自在坟前吹奏《百鸟朝凤》。
小结
电影凸显传统技艺的没落,但是,在这里,我不讨论传统技艺的没落,我要说的是很多的 活路 消失了。农村有个词叫 活路 ,简单讲,就是谋求生路的意思。 唢呐技艺 就是唢呐匠的活路。面对时代洪流,师兄们纷纷抛弃唢呐,转行谋活路。其实,何止是传统技艺没落了,新兴的活路没落的也多啊。写稿,摄影,游戏代练,直播,快递,外卖,还有编程……还剩下多少活路?人倒是变得越来越忙了,但是挣到的钱却越来越少了。我以为科技的发展,是为了让人类变得更幸福。但是,它却剥夺了越来越多的基础就业岗位。虽然,我们终将被替代,但是啊,看着活路一条条的没落,真的好无奈!难道我们最好的时代真的是大锅饭那个年代吗?最近看了一个采访朝鲜的视频:朝鲜击垮了我的认知。只感觉:有时候封闭,未尝不是一种福气!